首页 > 机构动态 > 博爱故事

久久回响 | 去支教吧!人生何必匆忙

发布时间:2024-09-11 15:11:59 作者:像素笔记 木子卿 来源:腾讯公益

2011年,李薇薇作为“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以下简称“美丽中国”)的老师,第一次来到大寨中学。

这所位于云南临沧云县的支教学校,一眼就能望到头——三栋旧楼围着一个操场,每栋楼只有三层。学生们在水泥操场上追跑打闹,衣裤各色各样,皮肤晒得黝黑。

2021年,她再次回到大寨中学,几乎认不出学校旧貌。校园从大门、围墙、牌匾到校舍全部翻新,教室里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广播站、图书室、实验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

从这里走出的许多学生,如今已大学毕业,有的成了医生,有的当了老师,有人进了企业,也有人考上公务员。逢年过节,大家会跟“薇姐”相约,一起在昆明吃顿饭。

图片

2011年,李薇薇在支教学校大寨中学给孩子们上课

大寨中学是李薇薇支教事业的起点。从这里出发,她先后担任过“美丽中国”在广东汕头、云南楚雄和丽江的项目主管,以及云南区域总监。现在,她是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负责“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执行管理工作。

十多年来,她见证了“美丽中国”的发展,也目睹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变迁。


去支教吧,人生何必匆忙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议题,一直备受关注。

2003年,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已超过95%,但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尚未很好解决,与彼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很不适应。

2008年,“美丽中国”支教项目成立,愿景是“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项目招募、选拔有理想、有热情的优秀毕业生,去农村做两年支教老师,为更多乡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两年后,一场招聘双选会上,上海交通大学药学专业研究生李薇薇看到“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在招老师,其中就有老家云南的乡村学校。

“趁年轻,去做点不一样的事。”她心动了,“支教也就两年嘛,人生何必匆忙!”

怀着对诗和远方的憧憬,李薇薇踏上了支教之路。到了大寨中学之后,她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现实的贫瘠。

校工在教学楼底层的一间教室打上隔断,成了李薇薇和队友的宿舍。每天早晨七点,学生们跑去上早自习,脚步声伴随整栋楼的震颤,将她从梦中吵醒。

停电、停网、停水更是家常便饭。老师们买来澡盆存水,有时去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吃饭,顺便向老板借用卫生间洗澡。或是周末家访时,拎着一整袋脏衣服,借用学生家的洗衣机。

图片

十多年前,李薇薇曾经支教过的大寨中学

物质生活虽然潦草,精神上却有莫大的安慰。

两年来,李薇薇所教班级的物理、化学成绩屡次位列年级第一。她和队友们在课余时间设置了不同学科的答疑时间;又与在广东支教的老师合作,帮各自的学生建立笔友关系,通过书信交流相互激励。

支教第二年的暑假,李薇薇邀请母校的学弟学妹,来大寨中学举办夏令营,还为学校带来一批体育用品,以及提供给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和文具。

课下,李薇薇不是“李老师”,而是“薇姐”。中午饭点,学生们给忙着备课的李薇薇打饭,师生并排坐在教室外吃饭,在彼此的碗里扒拉菜。李薇薇的宿舍门常开,学生们不时跑进来,跟“薇姐”打成一片。

乡村孩子求学不易。许多孩子在学校寄宿,每周往返学校和家里,到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服,准备下周带去学校的物品。

周末,李薇薇常去学生家做家访。孩子们口中的“很近”,其实是动辄几个小时的山路。

家长们对于支教老师的到访非常重视。一些家长将老师们当成贵客来招待,搞得李薇薇和队友们很不好意思。“我们开玩笑说,无形中变成了他们家的‘土鸡杀手’。”

2013年夏天,李薇薇陪伴学生们参加完中考的最后一门考试,便结束了这次支教。全班近十个学生考上当地最好的临沧市一中,另有十几个学生考上云县一中。在那一年的大寨中学,这样的成绩足以让支教老师们骄傲。

更令大家欣慰的,是那些即使在传统意义上成绩不好的“差生”,也有老师们愿意挖掘的闪光点,师生关系一片融洽。


教育传承,反哺乡村


离开大寨中学后,李薇薇以全职身份加入“美丽中国”,从此扎根教育公益事业。

因为教育,这个云南小县城的姑娘从大山走出,看到了天地广阔。自己的求学之路以及两年支教经历,让她更加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我们希望,让这些乡村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知道人生有很多选择,有很多可能性,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力去做选择。可能他选择走出大山,也可能他走出去之后,选择再回到家乡,去回馈、建设家乡。我们更愿意看到后者。”

是否具备公益的价值观和教育的原动力,是选拔“美丽中国”支教老师的核心标准。“他是否相信,教育可以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要坚信这一点,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去克服种种困难。”李薇薇说。

这股相信的力量,在一代又一代“美丽中国”的师生身上传承。

阿茴是李薇薇在大寨中学支教时期的学生。支教结束时,阿茴、阿芳姐妹送给李薇薇两封信,信里写道:

“我本是一个平凡的女孩,上初中以后认识了你和张强老师,是你们让我变得更加自信。要不是有你们在背后鼓励着我,我想考上好的高中根本不可能。”

“我希望在以后,我也能像你们一样去帮助更多困难的人。”

三年后,阿茴考上了云南财经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她回到大寨中学,向母校的学弟学妹们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李薇薇的另一位学生李胜蓼,以优异成绩考上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学期间,他看到“美丽中国”校园大使团队纳新,便毅然加入这个曾帮助过他的机构。

图片

李胜蓼曾是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学校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一名美丽中国的支教老师

在这里,他遇见了许多优秀的伙伴,虽然专业不同,但是大家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思考,是一样的深刻而笃定。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理事会理事邵庆晓认为,公益运作可以正向循环,参与公益的人也会通过自身的正能量循环实现自我成长。在她的鼓励之下,她的女儿也加入了“美丽中国”的支教队伍。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高达70%的‘美丽中国’校友,会继续留在教育公益领域工作和学习,或者以其他方式反哺家乡、关注乡村教育。”每当看到这种案例,李薇薇都会觉得很暖心。“这让我们看到了‘美丽中国’的价值,唤起更多人来关注乡村教育。”

项目发起至今,“美丽中国”累计向云南、广西、甘肃、广东、福建五地的乡村地区派遣了超过3600名支教老师,累计服务超过500所农村中小学,覆盖乡村学生超过110万人次。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乡村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从最初“让孩子有学上”的需求,逐渐演变为“让孩子上好学”的要求。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为了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美丽中国”始终与时俱进,积极回应时代对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2013年,国家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的目标。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乡村,而师资匮乏、教师综合素质薄弱是当时乡村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美丽中国”一经成立就快速扩展,从云南到广东,再到广西和甘肃,哪里有需求,就招募、派遣优秀青年去解决当地乡村师资匮乏的问题。经过八年的快速生长,2016年“美丽中国”支教老师累计突破1000人。

2017年起,“美丽中国”进入持续优化的发展期,开始思考在满足乡村学校补充师资的基本需求后,如何保证支教项目的整体质量,做专业的教育公益。

图片

美丽中国支教老师在上英语课

彼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这一阶段,“美丽中国”开发了适合乡村教育场景的师训课程,帮助项目老师掌握优质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了多个项目手册,在老师管理、支持与培训等多个方面形成了标准化的管理方法;还搭建起项目电子化管理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及数据管理流程的线上化、高效化和规范化。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成了乡村学校的又一教育提质目标。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美丽中国”深入聚焦乡村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同时探索如何以支教模式为支点,推动县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项目派遣了更多老师专职教授音体美科学英语,引入专业教育资源,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同时推动县域教育生态的发展,关注支教老师和本地乡村教师的赋能与成长。

“我们已进入新的升级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结合我们的师资优势,从课堂到课外做延展,从语文、数学向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做倾斜,共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李薇薇说。

2020年,“美丽中国”的支教老师杨敬典,来到云南省宾川县力角镇的力角完小,成为当时全镇唯有的第四位音乐老师,为全校15个班、超670名学生上课。他把识谱、学乐器搬进了音乐课堂,并在校园内公开招募,组建了一支乡村乐团。

学生小香是乐团的钢琴手,在音乐课上表现尤其积极。2021年冬天,杨敬典带着小香站上了北京钢琴比赛的舞台,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来自“美丽中国”的支持和爱,让乡村孩子的才能有了被看见的可能。


互联网让公益触手可及


2015年起,“美丽中国”一经上线腾讯公益平台,便收获了许多爱心用户的支持。作为“美丽中国”重要的众筹平台合作方,腾讯公益一直深度耕耘该项目,并向公众大力倡导。

2016年6月,腾讯联合创始人陈一丹与30余名益行家网友以及腾讯公益的小伙伴,一同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青华乡,探访“美丽中国”在这里的项目学校。

此次探访,让网友们对“美丽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线上+线下”的形式也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公益透明化。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已连续十年,比筹款更重要的是,持续参加99公益日,通过在腾讯公益的内容倡导,为“美丽中国”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让公益变得触手可及。

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展现支教老师鲜活的支教故事,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实践和思考,让大家看到真实的乡村教育情况,向社会传播公益理念,唤起更多人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感召更多优秀年轻人来参与、关注乡村教育。

“每个月,我们向捐赠人汇报项目老师在乡村一线的支教工作。在这种长久的陪伴下,更多人看到进而关注乡村教育,汇集了很多同行者。”李薇薇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更广阔的田野里,腾讯公益播撒教育的种子,如同树的根系深深扎入每一片土壤。

2022年“99公益日”,腾讯公益推出“守护乡村儿童美育梦想”活动,网友捐出千万朵小红花。腾讯公益携手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芭莎公益慈善基金,将梦想成功化身为“致美计划”,共同支持乡村儿童美育教育环境改善,帮助乡村儿童用画笔勾勒未来,用歌声唱响希望。

与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肩,腾讯公益推出了“筑梦孩子快乐运动项目”,进一步响应“乡村振兴”、“体教融合”等国家战略,在黔山秀水间,让乡村体育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3年腾讯公益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腾讯春蕾筑梦”专项基金,援建专业设备、培训当地师资、创新数字技术教学形式、原创地方民族特色作品、联合艺术家交流汇演,绘制出乡村教育发展的新图鉴,让孩子们的笑容更加灿烂。

截至目前,腾讯公益平台上共上线了31717个“教育助学”类项目。相隔虽甚远,心手紧相连,各方社会力量共同为乡村的孩子们搭建起知识的桥梁,点亮他们心中的梦想之光。

图片

绘画课上的学生展示她们的作品

同为助力教育普惠,腾讯SSV数字支教实验室,建设了远程支教平台“企鹅支教”,研发高质量教育内容,联合内外部公益志愿者和行业生态伙伴,借助信息化、数字化能力,让更多乡村孩子远程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企鹅支教平台作为支教行业可持续升级的工具,实现线上志愿者与当地教师联动的双师课堂,帮助乡村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开齐开好,打通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备课教研、远程授课、评价反馈、社区互动、成长激励等适村化教学全链路,以数字化手段和精细化运营助推支教生态良性运转,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乡村实现教育普惠。

短短2年,企鹅支教覆盖了全国3000多所乡村小学,志愿者6万余名,累积支教超过10万课时。通过平台的连接,把知识和陪伴输送到屏幕另一端一个个遥远的乡村。

在互联网数字科技助力下,人人可参与,人人可贡献。

从2022年开始,项目在“99公益日”中发起了课外百校行计划。“美丽中国”的支教老师们在“99公益日”传播项目的公益理念,讲述自己的支教故事,从而募集课外项目实践基金,为孩子们提供兴趣社团等课外活动。

2023年的“99公益日”活动联动了170余所“美丽中国”项目学校,累计带动30501人次参与。三天时间里,与无数人产生了连接,每一位爱心人士的温暖与善意,都是对乡村教育跨越山海、念念不忘的回应。

2024年是99的第十年。十年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一直和腾讯公益携手,在“99公益嘉年华”中传播乡村教育公益理念,感召广大的爱心支持者。

图片

2024年,美丽中国支教老师岗前培训

今年的“99公益日”升级为“久久公益节”,“美丽中国”将继续以高质量的项目呈现给公众,让大家看到项目老师在一线的创新实践和活动开展,也看到乡村教育的更多机会和无限可能。同时,也期待携手行业伙伴们共建一个更高质量的公益嘉年华,珍视并守护所有人的久久爱心。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赋能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长期重视乡村教育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攀升,适龄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得到保障;乡村学校软硬件设施得以完善,控辍保学成效显著;乡村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综合素质明显改善;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渐启动并实施。2022年,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达3.2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1.3万亿元,年均增长7.7%。

2014年,知名导演团队为“美丽中国”拍摄了一部公益宣传片。短片里,一位支教老师说道:“我在改变这个世界,而且是朝那个好的方向改变。”

年轻的李薇薇也出现在这部短片里,短发的她从镜头前一闪即过。

8月底,她奔赴广西,为招募的新一批支教老师做岗前培训。一个月后,近250位“美丽中国”老师将分别去往五个省/自治区的服务地,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活。

在更长的时间里,这些年轻人将保持对农村教育的深刻关注,并为中国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