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行业动态

民生观察|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略有减少,基金会数量稳步增加

发布时间:2024-08-05 11:38:24

月度综述

根据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慈善事业部《民生观察公益慈善专题监测指标体系》采集的信息分析,6月公益慈善方面呈现四个特点:

特点一:慈善法、社会救助法纳入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民生领域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根据近日发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审议的法律案有17件,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的法律包括慈善法(修订)、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初次审议的法律案有18件,其中包括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预备审议项目包括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医疗保障法等。202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出台。良法善治将推动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特点二:大湾区成立首个区域性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将实质化推进大湾区慈善协同发展。在大湾区慈善事业协同发展的基调下,湾区各城市间的慈善合作不断深化。6月16日,在广东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上,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揭牌成立。相较于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慈善协作采用的联席会议机制,大湾区建立了首个实体化的中心,将高效发挥大湾区慈善交流合作平台作用,推动大湾区慈善资源便捷流动,强化慈善项目联动。

特点三:各地探索社区慈善服务模式,引导慈善资源与民生需求结合。饿了么联合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共同发起“e起未爱”公益计划,饿了么蓝骑士以“社区守护侠”身份加入计划,建立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发现机制,呵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美团西城“袋鼠宝贝之家”·新阳光学园,为骑手子女提供陪伴教育、课后托管等服务,并依据不同年龄制定不同发展阶段的保护性和发展性措施。上海甘泉路街道持续推进“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圈”建设,将善款汇集到社区基金会,助力残障人群就业。各地持续探索基层慈善的模式与服务领域,引导慈善资源与本地民生需求结合,项目设计更多瞄准“身边人”“身边事”,提供针对性强、多样化的社会服务。

特点四:慈善力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以“结对子”的形式深化协作推进地区发展。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全国性社会组织、东部省(直辖市)社会组织与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对帮扶名单》的通知。274家社会组织与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对帮扶。山东省民政厅近日印发《关于动员引导慈善组织助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通知》,引导慈善组织聚焦沿黄流域和精准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的39个县(市、区)。6月15日至17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举行“2023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活动,全省总计上线275个慈善项目,国内约226万人参与募捐,筹募资金约2.62亿元。结对帮扶有利于促进慈善资源的统筹协调,鼓励慈善力量结合自身优势、经验,统筹设计实施公益慈善项目,与结对区域协同深耕乡村振兴事业。

行业趋势

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略有减少,基金会数量稳步增加

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组织数量较上年度同期减少8599个,其中,社会服务机构数量一年来持续下降;社会团体数量去年减少后,今年第一季度有所回升;基金会数量持续增加。

(一)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略有减少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社会组织总数为89.1万个,较2021年底的90.1万个减少1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减少与民政部优化社会组织结构、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相关。2021年以来,民政部开展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严格规范社会组织行为、在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等工作,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图表1 2022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变化(单位:万个)


(二)全国基金会数量稳步增长

全国基金会数量稳步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增长401家。近一年,浙江省政府推动建立社区基金会近76家。基金会下沉入社区,丰富基层慈善资源。

图表2 2022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基金会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


(三)全国社会服务机构数量逐步减少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组织中占比最高的仍为社会服务机构,较去年同期减少1万家。社会服务机构占全部社会组织的比例约为57.32%,较去年同期下降0.56%。

创新案例

宁国市打造“慈善之家”老年食堂

实现慈善与助餐的深度结合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在养老助餐领域中不断探索创新,试点了“多元供给、多元投入”的运营模式,如慈善+助餐、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等。由该市代管的宁国市创建了以政府为主导,依托社会慈善资源,设立了安徽省首个不分户籍的多功能老年食堂,为本区域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从2022年到2023年3月底,“慈善之家”老年食堂共服务400余名老年人,保障7万余人次就餐。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可持续助餐提供资金保障

目前“慈善之家”老年食堂由宁国市慈善总会负责建设和运营,依托“善行宁国 温暖你我”品牌项目的20万元进行托底资金保障。除此之外,食堂还通过市慈善总会向全市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发出“慈善助餐 乐享晚年”募捐活动倡议书,设立慈善老年助餐专项基金,共募集善款60余万元。在保障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前提下,食堂面对社会人群提供就餐服务,所得收入直接投入到助餐基金中。

(二)依照年龄给予不同程度的助餐补贴

“慈善之家”在大堂共设有50个席位,每天分2个场次,能为100位60岁以上老人或其它符合标准的人员提供午餐。食堂依照老人的年龄段,实施不同程度的助餐补贴:60岁以下社会人员每餐10元;60-70岁老人每餐5元;70-80岁老人每餐4元;80岁以上老人每餐2元。同时,外地户籍老人,60岁以上劳模、环卫工人等群体,均能享受就餐优惠;对低保、特困、重度残疾等特殊老人及困境儿童,该食堂采取就近原则,提供免费午餐。

(三)发挥社工和义工力量,提供多元化慈善服务

“慈善之家”发挥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力量,利用老年食堂场地提供丰富多样的慈善服务。在服务人员方面,由社工机构安排3名专业社工进驻“慈善之家”,为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由宁国市义工联合会负责并招募志愿者,开展送饭、打菜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同时,“慈善之家”还提供慈善超市、公益活动中心、老年人交流中心等多项慈善服务,目前正在扩大老年食堂的功能,打造一个多功能的公益平台,提高更多人群的幸福感。


转载: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