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媒体报道

脱贫攻坚“新引擎”——红十字“博爱家园”助力贵州省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8-05-28 17:13:41 作者:小王

1518577773120230.png

晚霞的余晖倒映在黄花寨水库湖面上,“水上人家”农家乐餐厅里坐满了客人。韦小八网起一尾5斤多的中华鲟送到厨房,不一会儿,鲜美的火锅端上了桌,客人们赞不绝口。

  韦小八和哥哥韦小权是长顺县敦操乡斗麻村村民,十年前,兄弟俩还是当地出了名的“上访户”,如今,他们用“博爱家园”项目中的爱心互助金发展网箱养鱼,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发挥项目的“药引子”作用

  贵州省红十字会把“博爱家园”作为参与全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通过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培育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等途径,让“博爱家园”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引擎”。

  贵州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负责人刘劲勇介绍,一个“博爱家园”项目的预算仅有40至45万元。为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省红十字会与多家单位协商,整合各类资金共建“博爱家园”,发挥“博爱家园”项目的“药引子”作用,可谓“小投入,大回报”。

  为实现常态、高效、可持续推进生计发展的目标,“博爱家园”通过建立爱心互助金和励业帮扶示范基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就业和创业,实现对贫困户的人道救助。

  十年前,由于修建黄花寨水库,韦小权兄弟俩成了库区移民,因为对政策不理解,二人不断上访。“当时,想着自己是移民,什么都想靠政府解决。”韦小权说。

  后来,兄弟俩通过政府组织的培训班学会了专业养殖技术,准备大干一场时,1万元的鱼苗费和设备投资让他们犯了难。

  长顺县红十字会了解他们的情况后,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帮助解决基地建设设备,并通过“博爱家园”的爱心互助金为兄弟俩各提供1万元贷款购买鱼苗。

  谈起当时的情形,韦小权记忆犹新:“以前只晓得红十字会是在战争年代救死扶伤的,没想到还能帮我们脱贫致富!”

  如今,韦小权兄弟俩靠养殖中华鲟、草鱼、鲤鱼等,年收入30余万元。韦小权还带领长顺、紫云两地的14户贫困村民成立了养鱼合作社,共同脱贫致富。

  “输血”变“造血”,“博爱家园”项目大大改善了项目区域内最易受损群体生存与发展境况。截至目前,贵州省红十字会共筹集5165万元,在全省援建了126个“博爱家园”,惠及20余万名群众。

1518577773745224.png

帮“小人物”登上“大舞台”

  今年69岁的王发英曾担任过贵定县盘江镇马场河村支部书记,如今,村民仍习惯叫她“老支书”。

  2015年,村里成立了红十字会,“老支书”琢磨不透红十字会是什么组织,没有在成立仪式上表态。此后两年里,村红十字会的年轻人为困难群众送米送油送衣服,她都看在了眼里。

  2017年5月9日,村红十字会举行纪念活动,早就背熟了“我是红十字人”宣誓词的“老支书”强烈要求加入红十字会。大伙考虑到她年纪大,身体不好,没有同意。“老支书”一看急了,使出“磨”功夫,会长最终拧不过她,召开了理事会,把“老支书”接收入会。

  在“老支书”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求加入村红十字会,现在全村已有39人成为会员。

  “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是“博爱家园”在城乡、社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提出的目标。“博爱家园”通过成立村级红十字组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与村民形成“零距离亲密接触”的关系,积极帮助村(社区)两委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建立社区(村寨)红十字会,实现了五级红十字会工作联动,推动政府和社会组织协同机制的生成,让红十字会成为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生力军。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不仅能及时上报灾情,也能把救援物资精准地投放给受灾群众。”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负责人王勇说,通过民主决议或投票选择人员进行项目日常管理等一系列民主自治行为,让基层的“小人物”通过“博爱家园”项目登上社会治理这个“大舞台”。

1518577774534024.png

“以前大家靠砍柴生活,现在规模化种植葡萄,销路特别好,4000斤葡萄20天就能卖光。”46岁的黔东南州凯里市大风洞乡杉树林村苗族村民韩泽锋说。

  杉树林村是一个海拔1000余米的多民族聚居村落。几年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卖柴村”,“吃饭靠种田、卖柴吃油盐”,外村的姑娘不愿嫁到杉树林村,本村的女孩则纷纷外嫁。

  2012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贵州省红十字会共同投资45万元,除修建避难广场、文化长廊、水泥步道等硬件设施,开展应急救护、逃生避险、卫生健康培训之外,还设立10万元爱心互助金借给资金困难的村民发展葡萄种植产业。这些生计金作为“种子基金”,被村民们用来发展几千亩葡萄种植园。

1518577774112041.png

如今,村里的晚熟葡萄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村里“邻帮邻、富帮贫”蔚然成风,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了。

  省红十字会副会长何淑平表示,下一步,省红十字会将持续推动以“博爱家园”为主的红十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让“博爱家园”成为服务大局、关爱群众、精准扶贫、化解矛盾,传播红十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工作,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